出版刊物: 會訊 | 靈音 | 靈修日程 | 書籍 | 刊物

會訊
如需要開啓 PDF 檔,請下載 Acrobat Reader.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第365期

第九屆青年領袖大會

2019年9-10月刊


上期《會訊》出版後,反應迥異,有欣賞我們正視社會現實,不迴避問題;也有批評個別文章及作者立場偏頗,恐會導人於迷。聞說某堂會有教友竟按捺不住情緒,當眾撕毀那期《會訊》。
我不會驚訝教友有此反應,但此現象反映出香港社會已因嚴重撕裂和對立,市民的緊張情緒已到臨界點,而即使是基督徒,也多未能免疫。《會訊》在這方面應更加努力及敏感,扮演疏導、調和及促進共融的角色。《會訊》從不是某個政治立場的喉舌,我們只有一個責任,就是成為不同立場和看法教友之間的橋樑,使他們竭力保持在主内的合一。
另今期主題是第九屆青年大會。香港的青年人正面對翻天覆地的社會變動,前景空前不明朗,他們要接受更大的裝備才可以承受種種衝擊。我們要切切為下一代禱告,求主厚賜力量,讓他們沉着應變,即使在磨難的日子仍過得勝的生活。
吳思源
總編輯


第364期

教會的社會參與

2019年7-8月刊


這幾個月,香港人的心情十分不好過。
有人說,晩上電視直播警民衝突的場面,素常坊眾流連的地方,如太古城、深水埗、葵芳、以至大埔和將軍澳,都硝煙滿佈,有如戰場,看後噩夢連連,久久未能入睡。
警方說,兩個月來共射出一千八百枚催淚彈,如此說有好多好多人領教過催淚彈的氣味,但比催淚彈更叫港人掉眼淚的,是當政者的顢頇,是社群的撕裂、人心的仇恨,這些傷害香港人的心,比催淚彈尤甚。
祈求上主憐憫,厚賜平安,成就和睦;更祈願香港的青年人,愛惜生命,熱愛和平,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靈巧像蛇,純良像鴿子,這才可以為香港社會帶來平安。


第363期

兒童宗教文學

2019年5-6月刊


曾有人問,這年頭人人上網,手機和電腦已廣泛應用,還出版「紙媒」幹啥?
其實重點不在於「紙」媒抑或「數碼」媒,它們頂多是個載體,是個器皿,重要是它盛載的「信息」。
已故楊牧谷牧師在上世紀末已慨嘆教會界的「信息衰竭」,他說這時代正缺乏「有份量」的信息,結果人心就如聖經所描繪的「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失去了屬靈的敏銳和見識。
曾經有個日子,人人求知若渴,視閱讀為生活的一部分。那時教會內外皆有許多份量的出版物,書店也如雨後春筍,好多信徒下班後就往書店去,教會團契也多辦讀書小組。香港教會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如日方中,人才濟濟,朝氣蓬勃,也是因為那是一個閱讀的年代。


第362期

「一面聽, 一面問」 同性戀講座系列總結

2019年 3-4月刊


同性戀的議題,不論在社會或教會,都極具爭議性以至帶來撕裂。 讓我們從以下的角度思考。 假設有一天,家中一位才十來廿歲的兒女突然告訴你:「爸爸,我發現自己是同性戀者,對異性毫無興趣,這事我藏在心裏已好幾年,不敢告訴你,但紙包不住火,今日我還是向你坦白道出。」 這時候,你會如何回應? 我想我會緊緊抱着孩子,說:「親愛的孩子,很欣賞你的坦白,爸爸不會和你討論同性戀對錯的問題,只是很想你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走,但爸爸媽媽永遠站在你身邊。在我們心中,你永遠是我們最愛的孩子。」 同性戀或不同性傾向有錯綜複雜的原因,社會和教會亦可從不同角度去解讀甚至作出判斷,但同性戀者也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弟兄姊妹,這關係從不因他/她們有不同的性傾向而改變。


第361期

生命教育

2019年 1-2月刊


在聖公會的安息禮拜,結束前有一段祝福禱文:
「天父啊,蒙主扶助我們,
渡過每日勞苦之時光,
當晚影伸長,黃昏已到,
繁忙之世界,寂靜無聲;
一日煎熬之生活,已成過去,
我們之工作,亦已完畢。
求主發慈悲,賞賜安穩之居所,
與恬靜之休息,至終得享平安。
此賴我主耶穌基督而求。
阿們!」
這是一段很美麗、很感人的禱文,堪稱一首「生命的禱文」(A Prayer of Life)。生命教育,遠遠超越了生活教育和生涯規劃,它直指人生必會完結的事實,及在體悟此宿命的大前提下,如何看我們短促的人生。
回顧這幾個月,教會內外發生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都感到筋疲力竭。正如上述禱文所求:求主發慈悲,賞賜安穩之居所。

「本會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框架:與宗教教育、品德教育、價值教育和正向教育的異同」詳盡版 http://www.methodist.org.hk/lifeeducation


第360期

愛惜生命

2018年 11-12月刊


若不幸有家人自殺,通常家屬除了感到悲慟,更會感到歉咎,覺得自己或多或少忽略了他,從而多表現得沉默不語,甚至為死者辦喪事也是草草了事。 著名的靈性導師古倫神父(Fr Anselm Grun)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自殺是一種不幸,不應被視為羞恥或見不得光的事。只是逝者太痛苦了,他才選擇離去這個世界。對自殺的人,我們要憐憫他們,體恤他們,而不應怪責他們。古倫神父甚至從自殺者的角度,寫了以下的文字給他們仍在世的親人: 「不幸是我別無選擇而必須走這條路。但這是我自己走向神,走向平安的路。很抱歉,我傷害了你。但如今我已回歸到神原本為我設想的樣貌。現在我陪伴着你,現在我以我的愛充滿你,這是我活着時没辦法像我所想的那般表達的愛。」 「你要充滿信心走你路。我就在你身邊。我從神這裏支持你。我希望你放下這些罪惡感,並能全心投入去愛那些與你一起生活的人。」 一般人看自殺者為軟弱的人,或者因思想不夠正面而選擇輕生。他們不明白自殺者承受的痛苦有時是何等巨大,以致痛不欲生。自殺可以說是一種疾病,就像不幸罹患癌症或心臟病一樣,乃不由自主地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古倫神父從自殺者的角度,寫出他們的掙扎和心路歷程。古倫神父更鼓勵自殺者的家人,要仁慈及勇敢地視自殺者儘管死了,仍然是家庭或家族的一份子,他/她的生命故事應該與家庭的生命故事連結,而不是將之排斥在外面。 古倫神父為此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有個家庭的女兒自殺了,父母在他們的小花園中為她種一棵樹,藉此喻表女兒還是陪伴着家人,而且不再有責備;更而透過這棵樹,展現出這個女兒在世時無法展現的生命力。 這個故事很美,事實上每一位自殺者的背後,儘管有眼淚、傷痛和軟弱,也必然有美的一面,只是未曾給察覺而已。


第359期

理財與信仰

2018年 9-10月刊


有云二0一九年世界將是風起雲湧、危機處處的一年,除了政治角力始起彼落,經濟形勢也充滿變數。近幾個月香港樓價正明顯下調,股市亦已進入「熊市」,中小企也面對種種困難。 如何迎向顛簸的日子?聖經《創世記》記載埃及人經歷七個豐年之後,面對來勢洶洶的七個荒年,幸好得約瑟及早發出示警,在豐年時未雨綢繆,結果逃過一劫。 香港也曾有輝煌及豐裕的日子,即使不少教會也享受過「豐年」,但時移勢易,我們也需作好準備,積穀防饑,正如昔日約瑟呼籲埃及貯糧,俾渡過難關。 本期《會訊》乃以此為專題,與大家互勉。


第358期

本會青少年暑期活動

2018年 7-8月刊


曾經見過一幀舊照片,年輕的李炳光牧師穿着白色裇衫及白色短褲,率領一大群當年本會的青少年,乘風破浪,在澳門踏單車,蔚為奇觀。 循道衞理會的傳統是重視青少年的培育。想當年大部分的青年團契多設有四個部:德育部、智育部、體育部、群育部。德育部掌靈修、智育部掌閱讀、體育部掌運動、群育部掌營會,堪稱全人生命教育的先驅。無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本會團契成長的人,不少皆六藝精通。 時移世易,於此電子網絡時代,人人嚮往新生事物,今天我們為本會青少年提供的暑期活動日漸多元化,期望更適切他們的需要,惟方法雖不同,目標仍是培育他們成為基督的門徒。


第357期

衞斯理大樓

2018年 5-6月刊


籌建多年的衞斯理大樓暨國際禮拜堂業已落成啓用,總議會辦事處亦已遷進,新一年度的常務委員會亦已在七月廿七日在該大樓召開,眾人都為新廈的巍峨寬敞而感恩。 但在大家雀躍興奮之際,古老的一句話「居安思危」卻縈繞耳際。現時還有一億多元有待繳付的建築費,而北角衞理堂的重建又快起步,費用亦高達三億多。眾所周知總議會各堂會近年多有赤字,教會整體財政負擔很大,面對的壓力和挑戰不能說是小。 事實上全球政經環境也是危機四伏,中美貿易戰似乎愈演愈烈,據云中國大陸的股市已跌近兩成,此情況若延續甚至擴大,房地產市場亦受牽連,連帶整體經濟亦必禍及,香港肯定不能置身事外。 此刻我們必須格外警醒,就像耶穌在比喻中所提到那十位童女,我們要做的是那預備油的五位,俾在磨難的日子未雨綢繆;若不幸做了那打盹的另五位,以為可以大步檻過,結果就糟糕了。


第356期

金齡事工

2018年 3-4月刊


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在其著作《優雅地老去》中曾經如此說: 「不被世俗左右,充滿好奇心,追求人生所愛; 不惜讚美他人,不忘自覺自愛,優雅灑脫有點『壞』—— 謳歌人生最後的輝煌吧。 懷着這樣的心願,我想將『白髮一族』 和五十歲以上的後備軍們積極樂觀的人生命名為: 白金人生。」 如果以可以兩元坐公車為香港「長者」的法定年歲,那麼香港的「長者」已屬戰後嬰兒潮的第一代,他們多受較高深的教育,文化水平高,專業中多有所成就,社經地位不錯,而且大多擁有自住物業;若果健康還不錯的話,大概可在餘下的三數十年活得美好,甚至如渡邊淳一所言,享有「白金人生」般優雅的生活,不是指百無聊賴的坐着享受,而是可以「另闖高峰」,做一些以前從沒有機會做過的事。 本期《會訊》,正是以「金齡事工」為主題,香港循道衞理會八千名常參加禮拜及聚會的教友中,粗略估算最少二千人屬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但隨着醫學及人均健康的進步,這些「長者」仍活力充沛、精力無窮,他們的「退休」只是社會制度的「必要的惡」(necessary evil),事實上他們仍可擁有十分豐富以至創新的人生。 本期還有許多精采的特稿及文章,歡迎一一閱讀。


第355期

楊震五十年

2018年 1-2月刊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存在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所位處的世界(世人),正如基督誕生降世間,是為了救贖世人一樣。 本會早於上世紀中葉,當時香港未算富裕,社會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本會已覺得責無旁貸,於能力所及之處提供各項服務,務求令孤寡貧乏者得着適時的照顧,而楊震社會服務處就是其一。 本期《會訊》以專題報道「楊震」成立五十週年,其中一篇人物專訪,訪問李鼎新師母李維愛女士。李女士當年在「楊震」任職社康護士,是香港社康護士的第一代。李師母亦因此被頒那打素護理學院榮譽院士,以表揚其貢獻,而這亦是本會的光榮。 本期亦特別推介本會前任會長袁天佑牧師的新著《走進時代的信仰》,欣聞本書出版三個月内已銷罄第一版,可見本書極受歡迎。 暮春三月,祝願春回大地,各位讀者得蒙神恩!


第354期

尋找亞斯理的腳蹤

2017年 11-12月刊


二0一七年是顛簸的一年,不單是香港面對政經的挑戰,整個世界也是動盪不安,甚至是戰雲密佈。 兩百多年前,年輕的法蘭西斯‧亞斯理(Francis Asbury, 1745-1816)被衛斯理約翰委派,由英國坐船到北美洲傳道,當時北美洲仍算是英國殖民地,尚未獨立,而一七七六年爆發獨立戰爭的時候,亞斯理這位年輕的循道衛理會傳教士,年僅廿一歲。 設想這位年輕人,差不多是單人匹馬在異邦,面對翻天覆地的改變,他是憑藉甚麼力量在那裏服侍足足三十二年?他不放過入可以傳道的機會,不管大街小巷、酒館煙館、田野或是廣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他就在那裏佈道。有人計算過,他平均每年過十萬公里以上的地方,幾乎每天都馬不停蹄,以至他建立的循道衛理會由最初一千二百人擴至廿一萬人,他又訓練了七百位巡迴傳道人,使基督教信仰植根於北美的土地。 這期《會訊》以「尋找亞斯理的腳蹤」為特寫主題,盼望我們在這位兩百年前的人物身上,學到逆境自強、忠於所託的功課。


第353期

事工拾穗、數算主恩

2017年 9-10月刊


本期9-10月號,很快2017年即將結束,讓我們數算這一年教會的一些事工。 重建國際禮拜堂暨總議會大樓,本會悉盡全力,押上所有,很多人認為應列為教會2017年的頭號大事,但不要記忘記教會在許多其他方面,如宣教、佈道、牧養、對外聯繫、合一運動的參與各方面,這一年其實都結果纍纍。 本期《會訊》重溫了這年的一些大事,包括七月在本港舉行的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教會聯會第七屆宣教大會,接待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七百多位參加者,連續五日的大會,連同之前的籌備,動員了幾近二百位義工,的確讓我們看見教會的真正力量不是「財力」或「物力」,而是「人力」。 本期亦介紹了本會的柬埔寨及緬甸宣教學習團,並監獄事工,參加的弟兄姊妹都感到很有得着,在過程中亦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此外,今年適逢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本會有三位代表參加了訪歐的合一之旅。 從屬靈的角度看,這一年誠然是豐收的一年,為此我們感恩不盡!


第352期

回歸二十年

2017年 7-8月刊


回歸二十年,有人快活有人愁,這是現實的寫照。 香港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當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平情而論,二十年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變化極微,不單止「馬照跑,舞照跳」,在其他許多方面(如就業、出入境、工商貿易、言論及集會等等)大致上也保持不變。八月一週內連續兩次颱風襲港,鄰埠澳門十死數十傷,損失慘重;香港無一人死亡,足證城市規劃及基建保持優勢。 只是人心仍顛簸虛怯,對「祖國」矛盾重重。回歸頭幾年的「蜜月期」很快過去,所謂「中港融合」遙遙無期。 九十年代楊牧谷牧師寫《復和神學》,呼籲兩地人民互諒互讓,尋求「復和」;但今天這理想遠遠未達到,還需等待時機。 教會際此嚴峻時刻,須懇切守望、代禱。


第351期

身分認同

2017年 5-6 月刊


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很奇怪,在九七回歸之前是很「中國人」的,那時大部分港人拿的是英國人發的護照(英國海外公民護照或之前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但你隨便問街上一個香港人,他们不假思索便答自己也是中國人。 筆者珍藏了一批香港青年人保釣的新聞剪報,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用現時流行的叫法還是「殖民地」時期,受港英政府「奴化教育」,但那日子的香港人很愛中國,寧被警棍毆打也要保衛幾百公里外的釣魚台。 那時的香港教會也很「愛國」,甚麽「主愛中華」、「守望神州」,更有神學院及福音機構專門研究及推動中國大陸福音事工。


第350期

領袖的「孕」與「育」

2017年 3-4 月刊


近年多了人談「孕育領袖」,甚至有倡導提拔青年人加入教會的領導層,俾更多的人得被「孕育」成為教會明天的「領袖」。
中文「孕育」兩個字真可圈可點:「孕」指在母腹子宮成孕,十月懷胎,誕下新生命;「育」指新生命出世後,經歷教化培植,得「育」成材。如此說「領袖」或「人材」的出現,係經過「孕」和「育」前後兩個過程,缺一不可,更不能一蹴即至。
使徒保羅也曾提過基督徒生命成長要經過幾個階段:「栽種」、「澆灌」和「生長」;他又借用嬰孩長大的例子,說要經過「吃奶」、「吃飯」的不同階段。現時香港的教會領袖,多出生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或多或少經歷過戰亂或貧窮,住過徙置區、唐樓,甚至木屋,人生吃過一點苦頭。這樣的社會環境好比母親的子宮,生活的難處就像血液中的養分,滋養新生命朝健康的方向成長。而這樣的生命,再加上「吃奶」、「吃飯」的哺育,如進修、讀經、祈禱、靈修等的操練,就更趨堅強和成熟。
但今日社會潮流(以至教會的主流思想)對年青人的所謂「培育」側重於「傾斜」、「支援」、「充權」,好像是先假設了他們是「弱勢社群」,必須扶他們一把,這說話不是全錯,但往往因此窒息和扼殺了年輕人的自發性,令他們更加倚賴別人。
這點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第349期

選民的反思

2017年 1-2 月刊


有人說,教會最好不要談政治,尤其是際此敏感的時刻。 但又有人說,政治好像盜賊,你不找他他都會找上門,所以最好就是及早辨識他。 自從兩年多前「佔中」之後,政治已成為香港一個熱話題,教會是社會的一部分,也無法「避而不談」。 本會《會訊》,大膽地再次提出這個議題。我們知道教友對這個議題會有不同意見(其實教牧同工也是),惟祈願上帝厚賜合而為一的心,讓不同意見的弟兄姊妹仍保持相愛的心。


第348期

社會變遷中的香港堂

2016年 11-12 月刊


社會變遷中的香港堂 很多人提起「地標」,多聯想到巍峨、高聳入雲的巨廈,彷彿只有宏偉的現代建築,才配稱得上一個地區的「地標」。 但在鬧市灣仔,大佛口的「紅磚屋」,不少「老香港」仍以它為灣仔的地標。已經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循道衛理香港堂,即使重建之後,其高度比起合和中心仍然差一大截,但在好多香港人心目中,它有着獨特的位置。 本期《會訊》,我們特別專訪李炳光牧師和邀得吳業立義務教士撰文,從他們的分享中再一次看到香港堂走過的路,與及在香港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它不僅具備地理意義的「地標」,更加是屬靈意義的「燈台」,照亮着我們的社區。 除此以外,本期也有好些值得一讚的文章,例如兩位年輕學生分享學習「倫宗科」的反思,與及介紹「主禱文」不同版本的專文。信仰實踐離不開理性和悟性的了解,上述兩文於這方面皆有所提醒。


第347期

盼望猶存

2016年 9-10 月刊


人在甚麼地方遇見上帝呢?在順境的時候?抑或在幽暗無望的日子? 美籍猶太教教士哈洛德‧庫希納(Harold S. Kushner)在最新出版的一本書《當好人遇上壞事──約伯記釋義》中,寫過以下一段說話: 「我曾在陽光裏遇見上帝,但更多時候在陰暗處遇見祂;不是在世界優雅完美之處,而是在充滿韌性的人類靈魂中,在人覺得生命縱使充滿苦楚與極度不公時,還擁有着覺得生命值得活下去的能力,我是在這種韌性和能力中遇見上帝。」 這位教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親身經歷喪子之苦,他的小兒子亞倫(Aaron)出生後不久確診患有早衰症,十四歲就撒手塵寰,而身為父親的庫希納,可說是無助地目睹心愛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死亡。他在兒子逝世後幾年,寫了《當好人遇上壞事》(“When Bad Things Happened To a Good People”),一紙風行,為無數受苦者帶來心靈的慰藉。事隔三十多年,他仍亟亟追問苦難懸謎,再以約伯記為主題寫了另一本書名近似的書。 本期《會訊》也是談及「希望」。基督教信仰的「希望」,不是盲目地樂觀,以為「明天會更好」;或者本着「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過得一日得一日;而是在看似無望的境況,仍然鍥而不捨、一步一腳印的向前走──只因堅定相信,上主與我們同行。


第346期

化解怒氣

2016年 7-8 月刊


在今天這個躁動的世代,容易動怒是常態。 幾年前網上瘋傳一位「巴士阿伯」,近期愈來愈多類似甚至更加過火的「怒漢」;其實不單止「怒漢」,也有「怒婦」和「怒孩」。在路上,在食肆,在學校,在飛機上,為小小事情就大發雷霆,動口又動手,屢見不鮮。 中文字「怒」由兩個字組成,上面是「奴」,下面是「心」,意思是當我們把持不到自己的內心,它就會被騎劫,好像奴隸一樣。發怒、動怒也是這樣,心彷彿失控了,如脫韁野馬,亂跑亂吠,十分可怕。 信仰如何幫助我們化解怒氣?本期的精采文章,你不容錯過。


第345期

家長教育

2016年 5-6 月刊


早幾年流行講「贏在起跑線」,已經害了許多人;最近一個電視節目竟有父母大放厥詞,說不單止要兒女「贏在起跑線」,甚至要「贏在子宮裏」,以至「贏在射精前」。 種種謬論說來說去,不外是把兒女當作競賽的工具;在這些父母眼中,把兒女生下來,只有一個目的,兒女對父母的價值和意義,在於他/她能否脫穎而出,在父母臉上貼金。 對此謬論信以為真的人,兒女已經不是一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個要在競賽場上爭先恐後的「賽手」。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操練他/她,催谷他/她,鞭撻他/她,試問如此父母子女的關係會變成甚麼?兩代之間還有感情、還有愛嗎? 今期《會訊》讓我們一起思索這個課題,盧龍光牧師親自執筆分享他的親職經驗,尤值得一讀!


第344期

生命教育──無為?有為?

2016年 3-4 月刊


生命教育有「無為」及「有為」兩種。 「無為」的生命教育,乃無形的教化和感染,即人們所常說的「春風化雨」或「潤物無聲」,前者出自孟子的《盡心》篇:「有如時雨化之者」,後者源自杜甫的《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二者皆指出真正影響和改變生命的教育,有如雨露滲透大地,達成潛移默化的效果。 至於「有為」的生命教育,是刻意的課程化、標準化、評核化,處處設立量化的指標以證明成效。今天香港特區教育官僚和主流專家學者多推崇此套。 本會辦學,重視「生命教育」,當然不能免役於設立課程,撰寫教材,但於此同時,實不能忘卻教育的本意在於「生命影響生命」這份含蓄和隱藏。早前網上瘋傳本會兩所屬校的新聞,不論是校長的善舉,抑或師生協作的數學歌,原本都是「無為」,卻帶來震撼性的果效,此為例證。 吳思源 九龍堂 《會訊》總編輯


第343期

信仰分享運動十週年

2016年 1-2 月刊


猴年的第一日晚上,旺角發生激烈的警民衝突,持續多個小時,特區政府翌晨隨即定性為「暴動」。電視畫面所見的衝突場面可謂怵目驚心,暴戾程度恐怕是六七暴亂後的首次。第二天早上筆者也趕赴現場,見到街上堆滿焚燒過的雜物,滿目瘡痍,十分可怕。 對於暴力,我們堅決不予認同。李柱銘先生說得好,暴力只會引發社會動亂,因為一旦用暴力,必定失去群眾支持。但深藏於暴力背後的那份仇恨,其實比暴力本身更加可怕。那晩參與騷亂的多是年輕人,被補者之中亦有不少是大學生,究竟這些大多成長於九七回歸後的香港青年人,對建制、對社會、對國家,為何有如斯深厚的仇恨?這實在需要細察。 今期《會訊》的主題是「信仰分享運動十週年」。耶穌曾說,跟隨祂的人就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從這角度看,信仰要活出「鹽」和「光」的特質:「鹽」有調和及防腐的功能;「光」有照明及溫暖作用。今天香港社會存在種種深層次的矛盾,政不通自然人不和,戾氣怒氣俱增,教會必須好像福音書說的那五個警醒的童女,徹夜不眠,提燈守候,宣講符合真理的信息,不向權貴屈膝,也不討好群眾賺取一時的掌聲。這任務是何等艱難,但我們又豈能輕慢?


第342期

走出抑鬱

2015年 11-12 月刊


煩躁、憂慮、不安、緊張、亢奮、低落、易怒、悲觀、缺乏動力、情緒動輒大上大落,這些情緒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經歷到,據統計資料顯示,香港每五個人在一生當中,就有一人受到某程度上的情緒病困擾,其中抑鬱症已經成為一種都市病。本期請來數位會友分享怎樣走這抑鬱幽谷之路,上帝的信實及主內肢體愛的關顧是撥開黑雲、重見陽光不可或缺的元素。


第341期

各行各業的會友

2015年 9-10 月刊


是期訪問本會從事不同職業之會友,有的士司機、餐飲業東主、有替賭場作室內設計的、有從事專門的建造工程、有的是殯葬行業。從他們的分享中,可見本會的會友來自各行各業,有我們熟悉、經常接觸的,也有我們不多見的。他們或許沒有戲劇化的屬靈經歷,但在生活中有血有肉的見證所信,亦經歷上帝的信實。願他們的分享,成為我們的提醒,每天與主同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